這是什麼?
這要做什麼?
怎麼玩?
大人直覺反應是,它是玩具;
它是球;它是一顆紅色的球;它是一顆木頭做的紅色球;
又或它是一朵花;一朵鮮豔的花。
小朋友呢?
我不曉得;它會轉動;它是彩虹。
這些是可看到的,實體的,物質的,那有沒有更深入、更不一樣的?
對寶寶來說:
能夠發出聲音的,都會好奇,是認識環境的接觸點;
能夠移動的、摸得到的,都是新朋友,都是感受世界的第一步;
能夠拿起這顆球,代表他的手指發育更靈活;
能夠放到您手上而不是隨意丟掉,代表他知道如何互動;
能夠正確而穩定的放到軌道上,
代表他知道東西該放好,肌肉也能支持他做到這件事。
這些是可以觀察到的。
對孩童來說,不一樣了:
他認知到的是它在下樓梯;它有彩虹的顏色;它是太陽的樣子;
它有不同大小;它有不同但類似的形狀;它可以是陀螺;它可以是車輪;
它滾動的速度有快有慢;為什麼會碰撞?為什麼會超越另一顆球?
觀察,他會了解為什麼,更甚至控制怎麼讓一顆球超越另一顆球!
這已經是內在智慧的成長。
孩子透過玩樂、接觸、操作、觀察,能學會東西比成人想到的還多很多!
而這些階段涵蓋0﹣6歲的成長時期,別小看玩具對孩子的影響力。
只有這樣嗎?
當媽媽握著寶寶的手,嘗試把球放到軌道上,
這個動作,寶寶用身體感受這是媽媽陪他(她)的感覺,
當他(她)長大,它變成一個記憶,或許會慢慢淡去,
但這件玩具還留在身邊,
那是深化的情感,不是價格能表達的。
三十年後,這件玩具被傳給下一代的孩子,相同的情感,相同的愛,無價!
一件看似簡單的玩具,可以延伸的意義很長遠,
端看父母如何選擇、如何引導,
所以我們提到,大人要先懂玩具,如何挑選有質感的玩具,
在互動中教會孩子使用、珍惜、鑑賞。
或許您也能想像,當這件玩具放在您的書桌上,夜深人靜把玩時,
這些球轉動的軌跡,播放的就是您與孩子那段成長歲月。
感動部落 2012.07.18